荃湾原名为"浅湾"、"全湾",早在1000多年前就已有居民, 原为一个海滨小镇。荃湾由于地处南疆边陲,且多山偏僻,历史上曾多海盗出没,这里是香港地区最早的工业城镇和第一个卫星城市,在香港发展历史上有特定的地位。50年代荃湾成为香港的纺织中心,直至今日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位置。

荃湾的工业发展五彩纷呈,包罗万象,轻工业制品在国际市场上也占有一席之地。
莶湾在60年代开始提出并实施发展卫星城市计划,填海工程使许多古老的村落荡然无存,特别是能反映荃湾历史风貌的旧街老店铺和建筑已无处寻其踪影,这多少令人有些感叹现在荃湾已成为以工业为主体的现代化大市镇。
荃湾是一个四通八达的社区,交通极为发达便利,直达和经过本区的交通工具多不胜数。
80年代初地铁荃湾线正式通车,把荃湾交通带入一个新纪元,荃湾与港岛九龙之间的交通服务大为改善,车程只要30多分钟;而屯门公路则成为荃湾通往九龙及新界西部的重要枢纽;城 门隧道也大大改善了沙田至荃湾的交通状况。

在荃湾码头有飞翔船往返于荃湾和港岛中环之间,更有众多巴士行驶于九龙新界各处,交通网络繁多且广阔,为到此旅游人士提供方便。
荃湾的旅游胜地也颇有特色,芙蓉山一带与老围村附近的寺院庵堂,堪称佛家道场,是游客常到的地方,这里有竹林禅院,东南念佛堂、南天竺、东普陀、西方寺及圆玄学院。
马湾也是多为旅游者光顾之地。马湾是一鱼村,以出产虾糕、虾酱驰名。岛上有一"无叶井",井面虽大树遮尽,惟落叶不跌入井中,井中之水甚为凛冽,如遇天气越热则井水越冰,堪称奇观。

莶湾的康乐设施当首推莶湾大全堂,其建筑雅致脱俗,经常举办各种艺术表演和展览,为新界地区第一个大会堂。其他设施还有赛马会德华公园、海滨公园、国瑞道公园、沙咀道运动场、杨屋道运动场、美珍街体育中心和曹公潭户外康乐中心等。莶湾艺术节和莶湾体育节是两项全港最具规模的地区性文化艺术和康乐活动,现已成为国际性的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