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来庵与禅宗初祖达摩]
中国佛教禅宗之源在哪里?在西来庵,也就是华林禅寺。
广州市荔湾区下九路的北边有个地方叫西来初地,里面坐落着广州市四大丛林之一的华林寺,它是中印两国人民文化交往的一个重要史迹。
话说当年,印度僧人菩提达摩为到中国传教,远渡印度洋和太平洋,经过三个寒暑的跋涉奔波,终于在南朝梁武帝普通七年(526年)来到广州。后人尊崇他是来自西方佛国的高僧,便称他最初登岸的地方为“西来初地”。一千多年过去了,昔日还是珠江边的“西来初地”一直沿用至今。达摩到达广州后建筑的寺庙叫西来庵,这是他在我国最先传扬佛教教义的圣地。后来达摩还被奉为中国禅宗的初祖。二至六祖是谁呢?是惠可、僧璨、道信、弘忍和惠能。现在人们依然十分敬仰禅宗初祖达摩,除称达摩登岸之处为西来初地,称其初建草庵为西来庵之外,今下九路一带的西来正街、西来后街及西来西、西来东、西东新等街巷均由此而得名。
华林寺建造经历了由兴到衰,再由衰到兴的历史过程。
西来庵建成后,历隋、唐、宋、元、明、清诸代多次修葺,并经多次改建为砖木结构,“传灯不绝”,长盛不衰。该庵始建1100多年后,于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庵的住持宗符禅师募资扩建,增设了禅房、僧房、大雄宝殿,又开拓庭院,广植树木、引入流水,营造起一座更清新、典雅、幽静的颇具规模的佛教丛林,面积达3万平方米,并将西来庵改名为华林寺。
继宗符禅师之后,其弟子离心和尚又继续修建,苦心经营近十年,致使华林寺僧侣云集,香火鼎盛,成为当时广州佛教的著名丛林之一。
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该寺建舍利殿,内有七级的石舍利塔。塔的位置是在今华林寺前的街道中,高约7米,六面七层,每面有门,刻有花纹,玲珑精致。塔墓内藏有佛祖舍利22颗,从外到内用石、木、铜、银四重套贮放。
清道光二十五年至二十九年(1845——1849年),华林寺住持祗园法师奉诏命由杭州净慧寺摹祥(描罗汉图),回来修建了五百罗汉堂。据有关史料记载,民国初年的五百罗汉堂规模非常宏大和雄伟:堂呈田字形,大门左右分立高达丈余的金刚,从门直入,北边神龛供奉有三宝佛,中央两面均有天井,回廊供奉五百罗汉神座,众罗汉像体如真人大小,喜怒哀乐表情及姿态各异,其中一尊是元代来华的意大利航海家马可8226;波罗原型塑像。堂中还有一座高4米、重达1吨的铜制阿育王神塔。
然而至民国初年,华林寺大部分寺产被官方没收,殿堂庑廊拆改为民房,仅存五百罗汉堂。
“文化大革命”中,华林寺遭到浩劫,寺内原有的佛像、众多罗汉像被毁,阿育王神塔亦不知去向。
建国后,党和政府执行宗教政策,多次拨专款维修寺院。1963年市政府公布该寺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5年,白石塔被移置广州兰圃公园内。移置时,在塔基中心发现有佛舍利子套盒,盒共有石、木、铜、银四层。外层石函盖上有“舍利子”三个朱红字,铜盒盖面铭刻着“大清康熙辛巳孟秋华林寺住持沙门之海敬合”字样,盒内装有珍珠、琥珀和沉香木,银盒还刻有莲花和圆点纹。自1986年重修恢复开放以来,被占房舍逐渐收回并进行修葺。1989年五百罗汉堂率先对外开放。1994年白石塔从兰圃移回华林寺,安放在寺院的北端,与寺门相对。虽经300余年岁月的劫难,白石塔仍保存完好,风采依然。1996年,原藏于舍利塔内的舍利子也由市园林局归还给华林寺。
今天的华林寺虽地处繁华市 区,但却闹中取静。寺坐西朝东,山门两侧各放两只石狮子和两只石鼓。山门石额上镌刻着“华林禅寺”四个字,两侧石柱刻有一副对联:“华严世界观十万诸佛,林茏鹫山隐五百应真”。进了山门,两端是星岩石塔,南面为一列平房,内有一间功德堂。功德堂的旁边有初祖达摩堂,堂内供奉达摩盘膝全身像,1997年所建造的达摩堂落成后,达摩塑像随之移到那里。
[五百罗汉堂]
由于华林寺没有大雄宝殿,所以五百罗汉堂就成了主殿。而达摩堂建成之前它又是寺中唯一的殿堂。
走进五百罗汉堂,只见堂门前两旁各立有一个高达殿檐、手执金刚杵、面容威猛的金刚力士镇守着山门。殿门上方高悬“五百罗汉堂”石额。两旁石柱刻有一副对联:“证菩提心现应真相,登欢喜地得自在观。”进入殿门,只见一尊笑口常开且大腹便便的弥勒佛在迎候着您。佛的背后是寺院护法神将韦驮大将军。殿堂北端供奉着三尊大佛:释迦牟尼佛祖居中,兹师佛在左边,阿弥陀佛在右边。殿堂的西墙供奉着全身地藏王。殿堂东墙供奉的是一尊木雕的千手千眼观音立像,与地藏王相对。
五百罗汉堂殿门向南,由殿门至北端的三宝佛像,为南北中轴线。东西两边是回廊,在高1米多的基座上供奉着五百罗汉。原像已在“文革”中毁去,荡然无存,现在的佛像于1997年参照清光绪年间的《五百罗汉图》及有关资料重新雕塑的,造工十分精细。雕像的材料是优质的香檀木,初由浙江工匠精心雕刻而成,再从潮州、汕头、福建、湖北等地买来麻布、泥灰、生漆等各种材料,经接缝、打沟、裱布、上灰、打磨、上漆、贴金等10多道工序而成,工程于1997年12月竣工。
现在,大多数新雕塑的罗汉像供奉在台基上,另有数十尊罗汉像紧密排列于“妙相庄严”东侧的高架之上。五百罗汉喜怒哀乐,形态各异,金碧辉煌,真令游人目不暇接,留连忘返。
[达摩堂]
达摩堂是20世纪90年代为纪念达摩师祖而重建的。殿堂坐北朝南,堂前石柱有一副木刻对联写道:“东土禅宗传妙法,西域宝甸辟华林”,是赞颂初祖达摩由西来中国传播宗教文化事迹的。而殿堂北墙正中的白石基上供奉着身穿袈裟、左腿趺坐、右脚曲起、形如印度僧人的菩提达摩塑像。殿堂东西墙壁上挂有两幅雕画,内容是叙述达摩东渡来华的传奇故事,如“面壁九年”、“一苇渡江”、“只履归西”等。
千百年间,老广州城的多教并存、相荣互映、熙祥共盛的局面,昭示了南粤热土兼容并蓄的海阔胸怀。各种宗教在这羊城落地生根,都有着可供今人溯根问祖的美妙当初。而更有聪慧的岭南学人由衷叹说:“与其道粤民众敬仰达摩禅师与六祖慧能,还不如说他们更熟悉由他们所衍生的典故遗迹。”
不是这样吗?或许,稍稍有点阅历的西关人,都可以不假思索地扬手一指,在那些狭长古旧而人气鼎旺、喧声噪杂的窄巷石陌边,点出“西来初地——古海岸”的确切位置;因为那当中埋藏的轶闻逸事,令代代后人意趣盎然,而“西来初地”就更是西关人长伴的家珍。 在下九路有一块石碑,上书“西来古岸”——这是为纪念印度达摩禅师东渡来华传教而立的。
那真是一段遥远岁月的掌故……6世纪20年代,梁武帝普通年间(520-527年)也就是在古诗中“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南北朝时代里,当时这下九路一带是浪涛喧哗、水天一线的古海岸。为了传播佛教,天竺国王三子达摩禅师远渡重洋,经过漫漫三年的艰辛航行,终于在6世纪20年代抵达广州城,达摩禅师在绣衣坊码头登陆上岸,那时的“佛禅登陆”场面一定颇为壮观。
禅宗始祖达摩来华后,人们便在绣衣坊附近营造传教建筑,名为“西来庵”。今下九路的西来正街、西来西街、西来东街等街巷名称都是为纪念达摩禅师传教命名的,也都与“西来庵”名字有关。风神萧疏的佛祖达摩从印度东来,在西来庵传教佛经,广播衣钵,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创立起了重大开山启蒙作用,后世信徒尊奉达摩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始祖,因而称其当年登陆地为“西来初地”,庵称“西来庵”。
千百年间,老广州城的多教并存、相荣互映、熙祥共盛的局面,昭示了南粤热土兼容并蓄的海阔胸怀。各种宗教在这羊城落地生根,都有着可供今人溯根问祖的美妙当初。而更有聪慧的岭南学人由衷叹说:“与其道粤民众敬仰达摩禅师与六祖慧能,还不如说他们更熟悉由他们所衍生的典故遗迹。”
不是这样吗?或许,稍稍有点阅历的西关人,都可以不假思索地扬手一指,在那些狭长古旧而人气鼎旺、喧声噪杂的窄巷石陌边,点出“西来初地——古海岸”的确切位置;因为那当中埋藏的轶闻逸事,令代代后人意趣盎然,而“西来初地”就更是西关人长伴的家珍。 在下九路有一块石碑,上书“西来古岸”——这是为纪念印度达摩禅师东渡来华传教而立的。
那真是一段遥远岁月的掌故……6世纪20年代,梁武帝普通年间(520-527年)也就是在古诗中“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南北朝时代里,当时这下九路一带是浪涛喧哗、水天一线的古海岸。为了传播佛教,天竺国王三子达摩禅师远渡重洋,经过漫漫三年的艰辛航行,终于在6世纪20年代抵达广州城,达摩禅师在绣衣坊码头登陆上岸,那时的“佛禅登陆”场面一定颇为壮观。
禅宗始祖达摩来华后,人们便在绣衣坊附近营造传教建筑,名为“西来庵”。今下九路的西来正街、西来西街、西来东街等街巷名称都是为纪念达摩禅师传教命名的,也都与“西来庵”名字有关。风神萧疏的佛祖达摩从印度东来,在西来庵传教佛经,广播衣钵,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创立起了重大开山启蒙作用,后世信徒尊奉达摩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始祖,因而称其当年登陆地为“西来初地”,庵称“西来庵”。
此庵历隋唐宋元明清诸代,传灯不绝。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宗符禅师首建大雄宝殿,次建楼阁堂庑寮室,并改西来庵为"华林寺"。寺内僧侣云集,香火旺盛,成为当时广州佛教四大丛林之一。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该寺住持祗园和尚奉诏始建五百罗汉堂,坐北向南,水磨青砖墙,花岗石墙脚,硬山顶,灰塑瓦脊,碌灰筒,檐口为琉璃勾头,平面呈田字形,面阔31米,进深44米,内有4个天井采光,使深广1364平方米的殿堂依然明亮开朗。除供奉三宝佛外,还陈列神态各异的泥塑500尊罗汉像。
五百罗汉金身灿然,形像姿态,神情性格,无一雷同,或静坐禅观,或游戏谈论,举手投足间足见人物性格,可谓巧夺天工。其中还有一尊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木雕像,该木雕像现存威尼斯科雷尔博物馆。五百罗汉堂前,有建于康熙四十年(1701年)的七层高的汉白玉石舍利塔,其造型精致,巧夺天工,在广州已是独一无二的了。
五百罗汉在“文革”中被毁,1986年6月该寺重修后重新开放,并集资重塑了五百罗汉像。罗汉堂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至今华林寺仍香火鼎盛,真正手捻佛珠、口诵经文的善男信女虽已寥寥,但每到初一、十五等民间传统的大节喜日,仍有相当多的都市人怀揣一颗祈福祝佑的平常心,在寺庙里烧香磕头,诵唱经文,过一过心灵的礼拜日,享受一番俗世尘喧中的洁净之灵怀。寺内的五百罗冲排排端坐,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环踞庙宇廊中气势静穆压俗,在无声散透出的佛灵威慑力中又显具了人情练达的悲悯观相。这是粤人津津乐数的家珍殿宝,它是繁嚣俗尘中的一片禅荫,一方净土,在出世超凡的玄奥之气里蕴淀了日久天长的沁脾沉香和人情百味。 此庵历隋唐宋元明清诸代,传灯不绝。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宗符禅师首建大雄宝殿,次建楼阁堂庑寮室,并改西来庵为"华林寺"。寺内僧侣云集,香火旺盛,成为当时广州佛教四大丛林之一。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该寺住持祗园和尚奉诏始建五百罗汉堂,坐北向南,水磨青砖墙,花岗石墙脚,硬山顶,灰塑瓦脊,碌灰筒,檐口为琉璃勾头,平面呈田字形,面阔31米,进深44米,内有4个天井采光,使深广1364平方米的殿堂依然明亮开朗。除供奉三宝佛外,还陈列神态各异的泥塑500尊罗汉像。
五百罗汉金身灿然,形像姿态,神情性格,无一雷同,或静坐禅观,或游戏谈论,举手投足间足见人物性格,可谓巧夺天工。其中还有一尊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木雕像,该木雕像现存威尼斯科雷尔博物馆。
五百罗汉堂前,有建于康熙四十年(1701年)的七层高的汉白玉石舍利塔,其造型精致,巧夺天工,在广州已是独一无二的了。
五百罗汉在“文革”中被毁,1986年6月该寺重修后重新开放,并集资重塑了五百罗汉像。罗汉堂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至今华林寺仍香火鼎盛,真正手捻佛珠、口诵经文的善男信女虽已寥寥,但每到初一、十五等民间传统的大节喜日,仍有相当多的都市人怀揣一颗祈福祝佑的平常心,在寺庙里烧香磕头,诵唱经文,过一过心灵的礼拜日,享受一番俗世尘喧中的洁净之灵怀。寺内的五百罗冲排排端坐,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环踞庙宇廊中气势静穆压俗,在无声散透出的佛灵威慑力中又显具了人情练达的悲悯观相。这是粤人津津乐数的家珍殿宝,它是繁嚣俗尘中的一片禅荫,一方净土,在出世超凡的玄奥之气里蕴淀了日久天长的沁脾沉香和人情百味。
香江野生动物世界
广东美术馆
长隆欢乐世界
火炉山森林公园
陈家祠
从化碧水湾温泉度假村
中山纪念堂
黄花岗公园
十九路军淞沪抗日将士陵园
南湖游乐园
中山大学
白云山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大夫山森林公园
白水寨风景名胜区
帽峰山森林公园
宝墨园
番禺学宫
光孝寺
广州海洋馆
广州世界大观
广州文化公园
虎门销烟池
华南植物园
华林寺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
南海神庙
海幢寺
邓世昌纪念馆
莲花山
大夫山森林公园
百万葵园
长隆夜间动物世界
黄埔军校旧址
麓湖公园
九龙泉
南湖游乐园
云台花园
中山大学
暨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六榕寺
帽峰山森林公园
航天奇观
石马
星海音乐厅
兰圃
镇海楼
玄真峡谷漂流
花都芙蓉峡漂流
百水寨
龙洞琪琳
三元里人民抗英烈士纪念馆
天河城
南越王墓(南越王博物馆)
人民公园
怀圣寺
萝岗风景区
西苑
石门
越王井
水西村
二沙岛
苏里唐麻扎
莲花山古采石场
玉岩书院
香江野生动物世界
从化碧水湾温泉度假村
白云山
越秀公园
广东省博物馆
广州歌剧院
花城广场
广州塔
北京路步行街
荔枝湾涌
珠江夜游
广州长隆动物世界
广州长隆动物园
长隆水上乐园
上海自组【飞粤港澳】品质纯玩香港澳门各住一晚住宿3钻+4钻3大特色餐民航双飞6日游
¥2299起【Y4粤港澳】纯玩上海自组·港珠澳大桥·广州·佛山·顺德·珠海·澳门·香港·深圳·惠州·巽寮湾双卧8日
¥3180起2025春季【闽粤三岛】东山岛+南澳岛+妈屿岛+潮州+汕头+悦享闽南潮汕美食全景经典五日
¥2188起爆款纯玩粤港澳双卧8日/双飞6日游深度精华游太平山/维多利亚港/大三巴牌坊/威尼斯人/三十三墟街
¥2250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