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洞在普陀崖北半里处。人洞要过“仙人挢”。桥边竖有一大理石柱,上刻“从兹捷步登苍夭”一行楷书,过了青,山上岩洞彼此相通,_兀、明、清以来摩崖石刻50多处,古人曾书“柳江砥柱”大字刻于山腰上,相传山上有刘三姐唱歌成仙的歌坪,今塑刘三姐像于此。山腰有“清凉国”、罗汉洞、三姐岩、通天洞等七个岩洞。唐人柳宗元有“势欲凌霄汉,天然一石鱼”的赞誉;“秋高山雾隐,清可辨须眉”等句,为后代文人描绘。
三姐岩为刘三姐塑像所在之处。要去此处,可沿峰北麓的迎翠亭登攀而上,进古雅的山门,有一洞,口宽三尺,深丈许,倒悬钟乳,形似仙桃。探头望内,在一天然石帘前,一窈窕村姑,身着围裙,侧坐石上,正躬腰舒指,搓麻编芒。这就是刘三姐。相传刘三姐因反抗恶霸莫怀仁,遭到迫_害,星夜自宜山逃往柳州,幸遇渔翁搭救,藏此洞中。之后,她便在柳州劳动、传歌,塑像就是为纪念她而塑的。
“清凉国”和三姐对歌群塑相隔不远。从三姐岩侧上拐,在“气象万千”的朱漆巨镌之下,洞口大开,凉气迎人。这便是“清凉国”。此洞高广明亮,洞府内尽是窟窿,“那知鱼腹中,空洞凭出人。”其右曰螽斯洞,前去可旁山西出,临眺闹市;其左曰王洞,一块千吨石乳,悬空而垂,使人触目惊心。洞壁晶莹如玉,高壁刻曰:“西玉洞天”。三姐对歌群塑在洞中大厅左边;这组群像生动地表达了三姐对歌的场景:古榕树下,清溪伴流,刘三姐正泰然放歌;村中老少,皆拥来助威。对面暗处,三位秀才羞愧满面,无以答对;恶霸莫怀仁,气急败坏地瘫倒在椅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