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帘洞座落在花果山山腰,洞外石壁上清代所刻“水带洞”“灵泉”题字依稀可见;再上刻有明剌史史五同所题“神泉普润,高山流水”对题。左上方有“印心石室”石刻大字,为两江总督临摩的道光帝之御笔。洞前果树丛生,藤萝密布;洞中清静凉爽,可容三、四十人,当中有一古井,深三尺许,井水清冽,据说可治眼疾。井口上有缝,山上泉水从缝中滴落,如珍珠落人井中,叮咚有声。
从洞外望之,晶莹夺目,真如珠帘一般。坐在洞中下望,花果山全景尽人眼帘。远处浩瀚的“滴清注水库”,碧波粼粼,花果山倒影其中。水库四周的山峰上,处处飞泉瀑布,似玉带,似匹练,似珠帘,在阳光下各呈奇观。
滴水崖被称为又一水帘洞,它位于花果山之南,和水洞比起来,更如《西游记》中的描写。站在山脚,只见云雾山中层层叠叠泻下一股飞泉,在陡峭的岩石上,形成一条瀑布。硕涧爬山,几经攀登,便到洞口。侧身凉人。洞内十分宽敞,正中有一长方形巨石,似石床一般。在洞内外望,瀑布真如银河落九天,回味《西游记》关于水帘洞的描绘:“一添白虹起,千条雪浪飞;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依,冷气分青幛,余流润翠微。潺潺各瀑布,真是挂帘帷。”更觉.惟妙惟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