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边缘。北与蒙古国接壤。面积1.08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7万。民族有哈萨克、汉、维吾尔、回、蒙古、塔塔尔等。“阿勒泰”系蒙古语,意为“金子”。1921年设承化县,1953年改为阿尔泰县,1954年设阿勒泰县。1984年设阿勒泰市。隶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市境东北部为阿尔泰山,中部为额尔齐斯河冲积平原,西南部有大片沼泽地。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牧业以饲养牛、马、羊为主,阿勒泰大尾羊是全国有名的肉用品种。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甜菜、水稻、胡麻等。工业有电力机械、皮革、毛纺、棉纺、制糖、畜产品加工、粮油和食品加工等。阿勒泰森林资源丰富,以云杉、西伯利亚落叶松为主,是新疆林业重点地区之一。境内有克尔木齐石人及墓葬、岩刻画等突厥文化遗物。阿勒泰地区与三个国家毗邻,所属六县一市均为边境县,境内先后开放了塔克什肯口岸、红山嘴口岸、吉木乃口岸、阿黑吐拜克口岸,其中吉木乃口岸为国家一级陆路口岸。
在阿勒泰11.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汉、哈萨克、回、维吾尔、蒙古等三十六个民族,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空间。现阿勒泰地区下辖辖 6县1市,行署驻地阿勒泰市距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 216线为 666公里,217 线为707公里。全地区总人口56.83万人,主要是哈萨克族(占地区总人口50.1%)、汉、蒙古、维吾尔、回等民族。
辖区大部分位于阿尔泰地槽褶皱系中段,仅西南一角跨入准噶尔地槽褶皱系的北缘。两褶皱系间以额尔齐斯大断列相隔。具有典型的山麓地貌牲。自北向南,呈明显的梯降式垂直分布,自上而下,可分为北部山区、南部丘陵区、山间冲积平原区3个自然地貌单元。有额尔齐斯河、克兰河、苏木达依列河三大水系,大小湖泊上百个。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夏季干热,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冬春多风。
阿勒泰市辖3街道、3个镇、7个乡、1个民族乡:金山路街道、解放路街道、团结路街道、北屯镇、阿苇滩镇、红墩镇、切木尔切克乡、阿拉哈克乡、汗德尕特蒙古族乡、拉斯特乡、喀拉希力克乡、萨尔胡松乡、巴里巴盖乡、切尔克齐乡。境内有:喀拉尕什牧场、阿克吐木斯克牧场、兵团一八一团、兵团一八九团。
高山风光、冰川雪岭、湖泊温泉、岩画石刻、古墓群为阿勒泰的旅游提供了条件。主要风景名胜有闻名遐尔的喀纳斯湖风景区、布尔根河河狸自然保护区、福海海滨风景区、蝴蝶沟、乌伦古湖海滨浴场、白沙湖、鸣沙山,以及高山风光、冰川雪岭、湖泊温泉、岩画石刻,切木尔切克古墓群及草原石人、浓郁的草原风情及凉爽宜人的夏日气候等,为开辟独特风格的旅游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此外,在阿勒泰广阔林海中,有许多珍贵野生动物,已经开展的对外狩猎活动,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主要旅游景点:
禾木草原:位于喀纳斯河与禾木河交汇处的山间断陷盆地中,海拔1124~2300m。盆地周围山体宽厚,顶部呈浑圆状,河流多切割为峡谷,地形复杂,禾木河自东北向西南贯穿其间,将草原分割为两半,山地阴坡森林茂密,苍翠欲滴,马鹿、旱獭、雪鸡栖息其间;而阴坡绿草满坡,繁花似锦,芳香四溢,蜜蜂在采花酿蜜,牛羊满山遍野觅食撒欢,一派迷人的广袤草原景色。
白沙湖景区:位于新疆哈巴河县境内,直线距离60公里,西北距中哈边境约2.5公里,有公路相通。海拔约650米,其水域面积为0.5平方公里,是一个被沙丘环绕的沙漠小湖。 有人把“白沙湖”称作“仙女湖”,天外仙境,瑰丽多姿,五彩斑斓,犹如翩然而至的天仙,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