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新疆旅游步步走高,特别是进入第三季度,来疆游客更是呈现井喷之势,当季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千万人次,年初制定的旅游接待目标2500万人次已成定局。近期,自治区领导对旅游业进行了深入调研,自治区人民政府于近日下发通知,加大对旅游业的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并表示,在“十二五”期间,我区财政每年安排旅游发展专项资金1亿元,主要用于景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促销,新疆旅游业迎来了跨越式发展黄金机遇期,一个又一个大手笔正引领旅游人朝着把新疆打造成四季皆宜的旅游目的地的目标挺进。
阳春三月早动手
今年初,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就明确指出,迅速提振旅游市场信心为新疆旅游业第一要务。在自治区安排下,旅游部门采取了以狠抓国内旅游宣传促销为主的旅游市场营销系列活动。
3月,由全区各地州市旅游局、旅游景区、骨干旅行社组成的新疆春季旅游促销团队,分四个组由自治区副省级领导带队,在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塘、环渤海地区进行了旅游推介,围绕“和谐的新疆,美丽的新疆,终生难忘到新疆旅游”这一理念进行宣传,在全国14个省市、18个城市进行大型宣传促销活动,签订包机428架,专列132个,达成其他相关意向性协议300项,意向组团人数30多万人次,这一组合拳对我区客源市场的恢复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此外,旅游系统还参与国内外一系列旅游展会,借一切机会推介新疆旅游资源,扩大新疆旅游知名度。为尽快提升新疆旅游整体形象,展示我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我区还投入上千万元,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黄金时段播放新疆旅游形象宣传片,力推新疆旅游。
与此同时,在区内外享有盛誉的我区五大景区喀纳斯、天山天池、吐鲁番葡萄沟、那拉提、赛里木湖景区负责人汇聚乌鲁木齐,五大景区联手向社会各界展现景区新气象,倡议营造诚信和谐发展的旅游氛围,拉开了我区旅游业春之序幕。
上半年区内区外联动,预热了国内客源市场,围绕“新疆是个好地方”将新疆旅游目的地形象推向了全国。
八方支持聚人气
旅游是反映社会稳定的晴雨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是旅游迅速升温的保障。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给旅游业强劲了信心,同时有力地将“新疆是个好地方”这个信息及时传递给全国全世界,激励了全国民众对新疆旅游的愿望。来自西安的武宁女士和她的英国丈夫今年如愿以偿,游览了新疆的山山水水。她说,到新疆去已成为众多游客的旅游目的地。
随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和19省市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的展开,新疆旅游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时机。
5月底,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会见了前来我区进行专题调研的国家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邵琪伟一行。国家旅游局成为第一个来我区对接驰援、帮助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国家部委。之后,国家旅游局专家组把脉新疆旅游业,按照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的把新疆建设成为中国重要旅游目的地的要求,帮助我区制定高起点、高品位的综合性规划。
国家旅游局从今年起到“十二五”末,每年投入2000万元,从政策、资金、人才、客源等方面支持新疆拓展旅游产业功能,全力帮助新疆发展旅游业、建设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7月,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江带领全国40家骨干旅行社负责人,前来我区进行旅游援疆踩线,与我区主要旅行社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明确要求全国骨干旅行社要把游客援疆作为今年考核的重点。
举目各地州,由对口省市援助的各项合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节庆尽邀天下客
今年我区全力举办了“第六届国际旅游节”“第二届国际胡杨节和摄影节”,即将举办“冬博会”“丝绸之路冰雪节”重点旅游节庆活动,全力打响新疆旅游节庆品牌。
各地不断丰富节庆活动内容,精心举办的“塔城裕民山花节”“伊犁天马国际旅游节”“吐鲁番葡萄节”“那达慕大会”等大型旅游节庆活动令人目不暇接,让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在饱览新疆美景的同时,感受浓郁的民族民俗风情。一系列旅游节庆活动的举办,不仅提高了新疆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提升了国内外旅游市场热度。
8月,“第六届中国新疆国际旅游节暨和田玉石文化节”在和田举行,300多名国内外媒体和旅行商前来参加。随后,“吐鲁番葡萄节”隆重举行,阜康“西王母”瑶池蟠桃会开宴。9月,上海世博会新疆活动周旅游推介会上,旅游界主打丝绸之路牌,与国旅集团上海有限公司等5家知名旅行社签订10个旅游专列、20架旅游包机协议,组团人数约1.5万人次,达成意向协议金额1.5亿元。各界借助这些平台进一步宣传了大美新疆。
今年上半年,我区接待海内外游客超过千万人次,旅游市场迅猛恢复。特别是进入旺季以来,吐鲁番、喀纳斯、天池、喀什、那拉提等主要景区的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截至10月底,仅天池景区全年接待游客133万人次,同比增长20%;旅游收入6.34亿元,同比增长20% 。
自治区旅游局党组书记池重庆充满豪情地表示,旅游人正在着力把新疆旅游旺季拉长,让一年四季都是新疆旅游的春天,让更多的人走进新疆,尽情领略新疆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