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旅游常识 -> 上海 -> 旧貌未改又添新颜 走进上海的万种风情

旧貌未改又添新颜 走进上海的万种风情

  有着世博会这样的一个契机,我们走入了这座风情万种的城市——上海上海,也许你会想到夜总会,张爱玲,王琦瑶,弄堂等等等等,这些都是上海文化的象征,就让我们带着这些小说情节,漫游上海,细细品味这座给我们带来的惊喜。

多伦路上洋房


多伦路

  位于上海苏州河以北的虹口区中部的多伦路,是一条汇聚了百年历史的文化老街。南傍四川北路商贸闹市,北邻鲁迅公园、虹口足球场的地理位置让任何来到上海游玩的人都不能去忽视这一区域下那份独一无二的魅力。

  浓重的文化气息,更是为其披上了种别样的情调。怀揣上一份悠然的心绪,静静地在这里走着。在一行一停间,吸上口由周边梧桐、香樟飘溢而出的香气,适时地寻觅些百年时光交错下的恬静,由着那都市中已然焦躁的节奏竟而变得舒缓些。

  周围的风景也是别样有味道的。光是听着“甜爱路”的名字,就让人变得沉醉;溧阳路上的老洋房的窗口,被子晒着大太阳;山阴路的树荫下,岁月缓缓流淌……在岁月的历练下,周遭的所有都尽然是美好的。

  喜欢多伦路周边的人,多数会是为那么一种说不清的老上海特有的浪漫气场所吸引。不会是特有的深深痴迷,可多少会有些恋恋不舍的羁绊。不知道是时尚使然,还是流行指引,反正我们中的很多人突然会去为了一套泛黄的旧诗集,失真的老唱片而魂牵梦绕。有人说是“怀旧”的心思在作祟,我却觉得那大概是一种特殊的力量,一种为弥补将会渐渐遗忘而存在的力量。这股劲会在某一情景内被放得很大。因为只有这份“爱”才是永恒不变的。但凡走在身边的那个人,不能在心有灵犀间送上个醉人的吻,可绝对会在唤起那藏匿于心底深处的“誓死不渝”时,坚定地挽起臂弯,依着浪漫的节拍踏出整齐的一步又一步。恍然间,会有着周璇的歌,会有着志摩的诗。

闲游篇:老上海特有的浪漫气场

地点一:老电影

  老上海里那特有的西式小洋楼,在虹口并不多见。如果是加以上世纪20、30年代时兴的摩登摆设实物给予点缀,那恐怕更是少之又少。所以,绝对适合情侣相伴而游的多伦路老电影咖啡馆则成为了体验上海滩浪漫的必游之地了。整个咖啡馆揉杂了西式的风格,灰色砖墙上依稀留着疏落的藤蔓影迹;拱形的门檐外型,既大气又饱含洋味。置身其中,有着迷醉昏黄的灯影和悠悠流动的歌曲,仿佛再现的黑胶老电影也传达着动人的故事。点上一杯可口的咖啡,和身边的知心人看看墙上挂着的老上海的明星照,回顾下默片时代中的经典老片。映着黑白的画面,一边临窗翻阅下老申报,一边欣赏下阮玲玉的精湛演技。或而,坐在洋房中的“老虎窗”前,沉湎在思念的情愫里,送上个随性的牵手和依偎。让相爱之人的思绪回到某个刻骨铭心的旧时空里,飘渺中才领悟到其实“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才是最美、最好的。

地点二:甜爱路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顾城的诗,在我每次走过甜爱路,总会出现。随意的一瞥中,总觉得在这幽静的环境下,有一份特别的感触在荡漾。甜爱路位于虹口山阴路一带,与山阴路并行。马路两边多有围墙,使得周遭的景色都被稍稍抵挡住了视线,多少增添了几分神秘。早在民国之时,便有“千爱里”的俗称,现在更是被誉为上海“最浪漫”的道路。整条路口的入口处设有一只特别的爱情邮筒,从这座邮筒发出的每一封信函,都将被盖上一枚标有英文“LOVE”的邮戳,让收件人通过这个邮戳感受一份爱心与浪漫。如果不是慕名而去,也许根本不会注意到在多伦路的路旁,会有这样一条小小的分岔。路旁整齐排列着的水杉,靠着低垂而下的枝桠制造出了一份少有的、市区中的宁静氛围。唯美的境况,就好像为相伴的情侣量身而造的。和他(她)在那时那刻的窃窃私语,会似种浑然天成的工艺品被珍贵的相思镌刻上爱的名义,直至永远。

  除了上文提到的爱情邮筒颇具特色外,甜爱路上还有位于甜爱路与甜爱支路的交界处的甜爱咖啡馆。作为甜爱路上为数不多能歇歇脚的地方,显然,这里俨然就是为情侣开设的,走累了不妨进去一坐。当然,路两边的情人墙上的诸多诗歌,也值得好好看一看。相信闲来无事之时,和自己的另一半认真地读一读也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时报指点:

  老电影咖啡馆
  地址:多伦路123号
  人均消费:60元

  除了提供饮料、咖啡外,还有自助影吧的服务。

  多伦路被称为“文化名人一条街”。在这周边的人文气息注定了它那极其厚实感的文化底蕴。当然提到这一些的时候,也自然无法回避到鲁迅先生在此的影响。

  多伦路内部的左联会址纪念馆以及在多伦路附近的虹口公园、山阴路都和先生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从1927年10月开始,鲁迅从广州来到上海,并于此整整生活了9年时光。当其住在山阴路期间,时常在多伦路附近区域活动。直至先生逝世后,人们在这建立起了多块纪念场所,这些也在如今演变成了多伦路及周边颇具看点的景地。同时,在历史的光影下,使得人们有机会去正视这位思想、文化巨人的伟大之处。

鲁迅纪念馆


品味篇:细数鲁迅先生生活在这里的足迹

地点一: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

  隐藏在多伦路201弄深处的一幢其貌不扬的小洋房总是寂静地矗立着。或许只从外表来看它并没有多少值得关注的焦点,可在走进洋房后,却能发现门口挂着木匾,上书“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这座纪念馆除了为铭记那些对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有提高作用的革命作家们外,也见证了1924年的左联成立大会。左联在与国际无产阶级文艺运动联系起了关键作用外,同时为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在走进纪念馆后,感受到当年的左联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众前辈的伟大之处。

地点二:内山书店

  四川北路2050号是内山书店旧址,这里本是鲁迅先生晚年经常散步闲逛的书店,然而现在却是一座现代化的银行和一家较为小型的书店,在外表竭力保持当年风范的同时,有关部门专门在门口挂起了一块纪念铜牌,希望游客们能从上面稍微拾取一丝关于先生的回忆。相信这一安排也是希望在历史的车轮下,来往的游客还能借由这些曾经的事物唤起点对于往昔的缅怀。

地点三:鲁迅公园

  鲁迅公园位于虹口区四川北路上。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英国殖民主义者在此圈地筹建万国商团打靶场,1922年改为虹口公园。该园是鲁迅先生生前常来散步的地方。1956年鲁迅诞辰75周年,市政府将鲁迅之墓,由万国公墓迁到这里,并塑立了鲁迅铜像,建立了鲁迅纪念亭、鲁迅纪念馆等。1959年公园扩建,新建人工湖、大假山等。1988年正式改名为鲁迅公园,是上海著名的纪念性文化休憩公园。园内的鲁迅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鲁迅于1936年10月19日病逝,遗体葬在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逝世20周年前夕在虹口公园建鲁迅墓,建成后,鲁迅的棺椁由西郊万国公墓隆重迁葬到此。墓前草坪上有一尊鲁迅坐像。面容安详,目光深邃有神。墓碑上有毛泽东的亲笔题字:“鲁迅先生之墓”。墓碑下是安放着鲁迅灵柩的基椁,上面铺筑光洁的花岗石。两旁的两棵桧柏是鲁迅夫人许广平和他们的孩子周海婴栽种的。墓的四周环抱着翠绿的松柏、香樟、广玉兰等长青树和鲁迅喜爱的花木。

  多伦路周边众多对于鲁迅先生的纪念场所是那段历史的缩影,更是一种崇高、无声、由衷地对先生的尊敬。这些值得参观的景区都蕴藏着历史的追忆,背后的故事更是告诫了后人曾经的艰辛不应被忘却。

时报指点: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展览面积共计267平方米。一楼为成立大会原址,二楼为展厅。展厅分为“创建历程”、“文学成就”、“反抗牺牲”、“纪念研究”四大部分。展馆全面详尽地介绍了左联成立至解散六年间的活动情况和辉煌成就。

  鲁迅公园内有鲁迅墓、鲁迅纪念馆、梅园、樱花园等景点。其基本的门票为免费,但公园内有一个梅园,需另购门票,价格为15元。公园开放时间一般为夏季早5点,冬季早6点。

  说起多伦路周边的“吃”,可能每个到过那边的人都会有着自己的最爱。毕竟在那可选择的范围相对较大。既有老字号的国营老店,也有现代气息浓厚的西式快餐;可以去尝尝各种风味的零食小吃,也能走进连锁品牌旗下的面包房;有适合年轻人相聚的火锅料理,也有能带上爸妈体验充满温情的本帮小店。在多伦路百年历史的背景下,选择一些满载怀念的饭店将会是一个最佳的去处。

味道篇:满载怀念的饭店是好去处

地点一:咸亨酒店(多伦路店)

  还记不记得鲁迅笔下的孔已己?那一边喝着绍兴黄酒,一边吃着茴香豆的模样,是不是多少带有些古韵的味道。没有长袍马褂不要紧,不了解“茴”字的四种写法也不重要;只是在迷上一口特酿的黄酒后,舒坦地哈上口气,体会一把酒中的醇厚香浓就完全可以去了解到一点只属于那破落书生的奇异满足感。咸亨酒店(多伦路店),位于多伦路,靠近四川北路,是一家老字号的绍兴饭店。餐厅装修环境呈现古色古香的特点,把江南水乡的风情和文化融合在一起。店中的一事一物、一食一味,皆是江南味道。以“绍兴菜”为招牌的饭店,将臭豆腐、茴香豆作为家常下酒菜,镇店的特酿黄酒十分正宗,深受青睐。店中时不时发散而出的气息,使得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熟识的小说中人物。一个不经意的微笑下,陡然发现时空是不是已然斗转,哈哈声中好似还在说,“只是四文钱,再温一碗酒吧!”

地点二:四新食苑

  在多伦路旁的四川北路上,有一间叫“四新食苑”的小吃店。它在记忆中,是小时候经常牵着爸妈的手而常去的店。犹记得,在自己好容易得到长辈们的认可后,总不停地去撒上个娇,央求着去吃上一碗香糯的芝麻汤圆。甜甜的味道,总能在心间滋生出幸福的味道。大概就是因为在入口的那一刹那间,便有了种被认可的感觉。诚然,甜的东西吃多了,妈妈还是会唠叨,念念不忘地提醒说:“回家要仔细地刷牙,不然会蛀了牙。”可无论如何,在心底的深处还是会有种思念的味道,就好像条件反射似地想到“四新食苑”汤圆的味道是幸福的。去那家店多了后,认为它的鲜肉小馄饨也值得一尝。小馄饨的外皮看上去是种淡雅的黄色,一口咬下,不仅皮的弹性不错,肉馅也鲜,加上渗出的汤汁,所有的一切都掺杂着吃不厌的美好。很多年后的现在,“四新食苑”虽然在环境和服务上还是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老牌国营店的腔调,多少显得有点呆板,可记忆中的欣慰却有增无减。

时报指点:

  咸亨酒店
  地址:多伦路22号
  人均消费:55元

  四新食苑
  地址:四川北路1908号
  人均消费:30元(对附近区域有外卖服务)

  自驾前往的朋友可以将车停在多伦路内的停车场,或是轻轨3号线东宝兴路站的停车场内。另外,在四川北路多伦路的入口处设有免费公厕。

上海新天地


新天地

  上海新天地坐落在市中心,淮海中路南侧、黄陂南路和马当路之间,毗邻黄陂南路地铁站和南北、东西高架路的交汇点,处于城市中心地带,临近淮海中路商区。新天地以兴业路为中轴,分为南里和北里,周边还有颇具特色的太平桥公园和拥有多幢甲级写字楼、商场以及其它商业设施的企业新天地。这个四块内容构成了新天地区域的主要组成部分。

  “新天地”如今在上海是一个标志性的地方。这片寸土寸金的土地是在21世纪来临后的第一年出现的。那时,几乎没有人能够在想象这一片建立于旧时石库门上的新潮建筑会如此轰动,如此领袖般地成为如今全国各地城市休闲中心的“代名词”。

  偶现的白墙黑瓦,映衬的青砖小道,配合着的仿佛时空隧道般的老式木门。几乎每个前往的人大概都会好奇,那一道道石拱门里,会有着何样难以预料的精彩与缤纷。时光仿佛在此停留住了。就像2010年世博会中的上海馆主题———“永远的新天地”一般,能描绘它的词汇叫“永远”,恰如其分。

新天地南里和北里:隔着时光隧道的握手

  以兴业路为界,北里和南里仿佛是隔着时光隧道握手的,一个人的前世和今生。

  北里是新天地最早的一部分组成部分,代表着老上海感觉。漫步在这由碎石铺成的小道上,感受光影在日夜变化中的重叠与交错。曲折的小径,伴着难觅的幽静,似撩人的曲调悄然攀上心间。南里的骨子里有着满是现代感的奔放与不羁。虽然在沿街处依然矗立着几座颇具代表性的石库门,但是内部全玻璃结构的现代化建筑可以一下子让人明白“时尚”才是这真正的地标。这里代表的是上海的时尚和未来。

北里篇

●中共一大会址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在新天地的北里。兴业路76号(原望志路106号),是出席中共“一大”的上海代表李汉俊之兄李书城的住所,为一座石库门式楼房。1921年7月23日,大会在底层一间约18平方米的客堂中召开。新中国成立后,会址按原貌修复,室内布置维持了当年的原样,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念馆内还辟有一个陈列室展出我党创立时期的史迹和文物。

●“屋里厢”石库门民居陈列馆

  “屋里厢”石库门民居陈列馆由一幢建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石库门老房子保留、改造而成。“屋里厢”是道地的上海话,意思是“家”,它对每个上海人来说,都是一个让人感觉温暖的字眼。位于新天地北里的“屋里厢”石库门展示馆给了我们追寻历史回忆的好去处。整个展示馆按照二十年代里弄单元一户住户为模式建成,主要展示房间有七间,并以一个石库门家庭的故事,贯穿参观始终。展示房的所有陈列实物,全是二、三十年代石库门弄堂里所存留的旧时实物。它记录着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上海中产阶级人家的石库门生活。

●TMSK透明思考餐厅:

  TMSK透明思考餐厅是一家以设计感为卖点的餐厅。餐厅共分两层,底楼是一个琉璃艺廊和酒吧,二楼则是中、西相结合的琉璃主题餐厅。整个餐厅环境以东方文化为立足点,将琉璃的使用提到最大化。所有这些都是台湾琉璃艺术家杨惠姗、张毅继玻璃工房后推出的又一个力作。

●新天地壹号会所

  新天地壹号会所位于太仓路181弄新天地广场北里1号楼。作为北里最具代表性的地标,曾经于此接待过布什,普金,希拉克等知名政要。由于是私人会所,“非请勿入”的规矩,让许多来到这,充满好奇的游客也只能在门前,拍个照留、个影而已。这是瑞安集团主席罗康瑞的私人会所。

南里篇

●上海国际访问者中心

  上海国际访问者中心在新天地南里,面积仅有20多平方米。在这里有不少老外在此驻足停留。门外正悬挂着醒目的白底蓝色字母“I”。“I”是世界公认信息咨询服务机构的标识,是老外们每每遇到什么不懂的问题都会先来此询求帮助的依据。于是乎,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窗口”可使得外国游客放眼看到整个上海的发展点滴。在这里不仅陈列着可供当场翻阅的各类资料,而且还摆放了让访问者免费索取的刊物,同时,还有多媒体自助查询。

●UME新天地国际影城:

  UME新天地国际影城被誉为目前全上海最新的顶极影院之一。UME,是英语“终极电影体验”(The ulti-mate movie experience)的缩写。

  影院位于上海新天地广场南里,由香港著名导演吴思远先生投资建成。影院共有6个大小不等的放映厅。数码放映技术,音响设备均采用最先进的全套高保真音响还原系统,符合国际标准。影院更不惜巨资从英国进口的主银幕,使得观赏效果可以更上一层楼。

●企业天地:上海高端写字楼的代表

  在太平桥地区旁,矗立着两幢办公楼。它的现代气息更为浓厚。厚重感十足的钢筋结构配合闪耀的现代化玻璃层,好似一下便能自然而然地涌现出“专业”这一概念。“企业天地”甲级办公楼区域规划占地1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它是上海淮海中路东段中央商务区的向南扩展。全球知名企业普华永道曾一举租下“企业天地”二号楼整幢办公楼,成为首家入驻“企业天地”并获冠名权的企业。现“企业天地”的1、2楼则为大型世界顶级品牌服装专卖商场。

●太平桥公园:让心在这里旅行

  这里有微垂的杨柳,能在阳光的照耀下透出斑驳的色彩;有可以渐而拾级而下的阶梯,依着那粼粼的水波显得饶有情趣。在不经意之中,转眼发现身边有牵手散步的老人,有刚刚蹒跚学步的无知孩童,也有正你侬我侬、羡煞旁人的甜蜜爱侣。一切的一切,好似一幅浑然天成的画布。

  太平桥公园是上海市中心城区大规模开放式公园。湖中有小岛2座,以所栽主题植物为名,分别是“玉兰岛”和“合欢岛”。另内部有一观景台,平时为游人驻足赏景之所,在举办活动时又可以作为表演舞台。

太平桥公园


周边看看:

1.吉祥草素食馆

  吉祥草素食馆是一家以“素食文化”为主题的餐馆。店内独特木桌木椅的安排,使得在进入这家店面的顾客可以立马感觉到一丝回归自然时的悠然。“吉祥草”的名字来意深远。首取吉祥之意,又因是素食,便以草象征;另又“吉祥”古写“吉羊”,羊又以草为食,故名“吉祥草”。店面的地址是马当路428号2楼。人均消费在七、八十元间。

2.mana gallery&café

  小店的装修并不奢华,但那块高悬的硕大黑板上却是那么的亲切。高兴起来,随性地画上几笔,感觉一下子就能回到了曾经的校园生活。店里很安静,可店员的服务却很贴心。店中的所有摆设和布置都是出售的,只要你看上了就可以掏钱带着它回家。如果你累了,不妨来到太仓路240号,喝上一杯咖啡,享受午后阳光。

3.延中绿地

  延安中路的大型公共绿地位于静安区卢湾区黄浦区三区交界处,被称为上海人在城市老建成区的建筑群中“挤出来”的绿地。

  在四周林立的高楼、交叉而过的高架道、川流不息的车队陪衬下,延中绿地那一份特有的绿色形成了现代大都市里的绿色文化。

4.东台路古玩市场

  新天地的外国面孔多,并不出乎人们的预料。毕竟那精致的、中西合璧似的风格确实夺人眼球。可在浏河口路上的东台路古玩市场中,还有这么多高鼻子、蓝眼睛的外国人也确实让人意外。看来那博大精深的历史,着实会吸引人。

  一路走进市场,便会看见200多米长的马路旁,整齐地排列着各具特色的古玩店。这些店铺都不大,但林林总总地却展示着各色的古玩工艺品。细细一瞧,便能发现多个品种。其中有一贯的精品,如陶瓷器、铜器、锡器、玉器、竹器、木器、文房四宝、书画等;也有让人意想不到的小物件,如鸟笼、服饰、钱币、三十年代的月份牌、电风扇、打火机以及毛主席像章等,所有这些可谓是应有尽有。相信在这以“奇、特、怪、稀”著称的古玩市场中,绝对能让人觅到点自己心爱的古玩工艺品。

5.霓虹广场:

  霓虹儿童广场普安店位于市中心延安东路和金陵中路中间的普安路上。这里的绝大部分的商品是针对孕妇、婴儿和孩童的。它是上海第一家专营儿童产品的广场。当然由于多年来的细心经营,商场品牌知晓度很高,不仅为上海年轻妈妈们所青睐,也是国外旅游团队以及常驻上海的外籍人士购买儿童用品的首选之地。


文章来源:中国网

主题旅游:元旦旅游春节旅游清明旅游五一旅游端午旅游中秋旅游国庆旅游十一旅游温泉旅游秋天旅游暑假旅游蜜月旅游漂流旅游购物旅游亲子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