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前夕,武汉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启动项目、武汉大道、武汉二环线汉口段等城市建设重点工程扎堆竣工,武汉极地海洋世界主题公园开业迎宾,辛亥革命首义文化旅游区全面竣工开放,武汉中央文化区一期楚河汉街盛装开街,黄鹤楼景区蛇山透绿工程暨新东大门竣工开放,靓丽的城市面容展现新姿……武汉,这个后发的中部大都市离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的距离愈来愈近。
定位:湖北旅游的龙头,中国中部的旅游中心城市
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以城市为依托。武汉,一直是湖北旅游发展的龙头。就其综合经济功能而言,武汉是中部地区唯一的特大城市,经济发达,商贸活跃,为全省旅游业提供了重要支撑。就旅游业发展水平而言,武汉市入境旅游一直占据全省的半壁江山,国内旅游也一直居全省第一名,而且首位度特别高。2009年,湖北省响亮地提出了“一城两圈”的全省旅游发展战略,一城,就是指武汉市,两圈,指的是武汉城市旅游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湖北省委、省政府在《关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 推进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充分发挥武汉市的龙头带动作用,强化武汉市的旅游集聚功能、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功能,使之成为中部地区最大的商务会展型、都市休闲型旅游中心城市和长江流域最具成长性的旅游集散地。”
阵痛:市政欠账多,高铁考验城市短板
武汉,是全国少有的百湖之市,拥有全国最大的城中湖东湖,长江、汉江在城中交汇,武汉三镇缘水而兴;武汉还是首义之城,革命之城,荆楚文化、商贸文化也有着悠久的有历史。然而,由于城市规划的滞后等多种原因,武汉却一度被网友戏称“全国最大的县城”。
市内道路特别是通往武汉高铁站和黄鹤楼、东湖等主要旅游景区的道路不畅。武广高铁开通后,从广州到武汉只要三四个小时,可是在武汉却动辄堵车两三个小时。
去年以来,拥有900万人口的大武汉,城区共约5000处工地同时施工,地铁2号线、3号线,过江隧道、轻轨和城市立交同时开建,武汉大道等道路同时施工,全城陷入整体拥堵之中。
武汉市规划部门人士说,5000工地同时施工的状况,是城市交通规划滞后、市政基建工程集中上马、补旧账抢工期等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
在旅游产品上,武汉仍以黄鹤楼、东湖、归元寺等传统景区为主,没有大型综合性旅游项目担当龙头。中国旅行社总社副总裁时来顺在8月初高铁旅游与枣庄实践高层峰会上指出:迎接高铁经济,武汉在旅游产品上还未准备充分,特别是没有大型旅游主题公园项目作为有力支撑。
在旅游综合服务功能方面,武汉同样存在着不少缺陷。2009年底,武广高铁开通,武汉交通拥堵,高星级酒店床位不足、团队餐供应不及时等问题暴露无遗。
武汉市一知名旅行社负责人说,今年春节期间和3月底,每个周末约两三千高铁游客来汉观光,客流以武广高铁沿线的广东、湖南游客居多。旅行车价格涨了三成,每天要700-800元,导游报酬翻倍达到一天100元,依然订不到车请不到人……
发力:完善旅游功能,发挥省会的龙头带动作用
武汉,得水独厚。2009年,大东湖生态水网工程正式启动。根据《湖北省武汉市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总体方案》,将连通东湖、沙湖、北湖、杨春湖、严东湖、严西湖六个湖泊,并通过港渠与长江相连。在大东湖生态水网范围内,将建设城市公园,增设旅游风景和休闲设施,为市民、游客提供亲水空间,5年后,整个大东湖区域将形成一个436平方公里的湖泊生态湿地群。
近日,东湖、沙湖实现甜蜜“牵手”,大东湖生态水网工程迈出了华丽的第一步。大连万达集团在此投资500亿元打造的大型文化旅游项目武汉中央文化区一期工程完工,楚河汉街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1500米长的汉街,以楚文化为底蕴,为武汉都市休闲旅游增添了一大亮点。
同日,武汉大道、二环线汉口段和蛇山显山透绿等城建项目同时竣工,共迎国庆。从武昌城中心水果湖驱车往天河机场,由原来的1个多小时缩短为40分钟。
黄鹤楼景区蛇山透绿工程暨新东大门竣工开放,蛇山南坡经过几年的拆迁植绿、建景,形成20多万平方米的开放式绿色休闲空间。黄鹤楼景区新大门,配套了大型生态立体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
与此同时,大连海昌集团投资30亿元打造的武汉极地海洋世界开业迎宾,填补了武汉大型主题公园的空白。总面积120多亩的武昌首义文化旅游区也在辛亥百年纪念日前夕精彩亮相。
9月中旬,武汉华侨城在汉举行品牌发布会。位于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北岸的武汉华侨城,占地约3167亩,是一个集文化公园、都市娱乐、主题酒店、人文艺术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生态、文化旅游项目,一期工程的欢乐谷项目建设已初具雏形,将于明年“五一”开门迎宾。从2012年5月起,武汉华侨城的四大公园、四大中心将陆续对外开放,届时武汉华侨城将成为华中旅游的新地标,武汉对中部地区旅游的辐射功能将大大提升……
武汉,正以坚定的步伐,向着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目标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