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资讯 -> 山西 -> 太原 -> 山西太原:打造一流现代宜居城市

山西太原:打造一流现代宜居城市

靓丽的汾河景区、潺潺的城市水系、新颖的山西大剧院、壮观的煤炭交易大厅……一个个灵动的城市符号在太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上闪耀。

市委九届七次全会上,提出建设 “一流的现代宜居城市”,为这座千年古城注入了强大生机。一流现代宜居城市的建设,需要建一流新城,建蓝天白云之城,建青山绿水之城,这当中,实施“城中村”改造也是城市提升品位所必须面临的阵痛。

围绕建一流现代宜居城市上述主要目标任务,本报今日分别阐释分析其必要性、重要意义,反映其目前的进展情况及逐步显现的效果,展望今后的美好前景,以期加深人们对建一流现代宜居城市的认识,强化大家积极参与的主动性、责任感和紧迫感,共同创造太原美好的未来。

风正济时,自当破浪扬帆;任重道远,还需策马扬鞭。幸福的生活,辉煌的明天,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更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大家团结奋斗,致力一流现代宜居城市建设,不远的将来,太原南部区域必将再崛起一个魅力新城;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宜人景象将会重现;身在青山绿水之间,呼吸也将相伴青草的芬芳;“城中村”贫瘠的土地上,将会升腾起新的希望,一座“绿色、低碳、洁净、健康”的一流现代宜居城市,必将一步步走近我们!

两翼齐飞 再造锦绣太原城

【引子】

三代京华、五朝陪都、2500多年的古城……曾被诸多光环围绕着的太原城,如今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变。“以新城建设为龙头,引领老城改造,促进古城开发。”在市委九届七次全会上,当建设“一流的现代宜居城市”目标提出时,全市上下为之振奋。

曾记得,上海世博会的巴塞罗那馆内,处处都有视频影像组成的“双面镜”——— 左手,是老城;右手,是新城。这一“双面镜”的设计,体现了新城老城的和谐共生,令人难忘。如今,太原市波澜壮阔的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已吹响号角。老城如何保护发展?新城如何阔步前进?两者又如何两翼齐飞?为何要这样?目前进展情况和效果怎样?带着这些市民关心的问题,本报记者连日来进行了走访调查,试图为您揭示和展现它们的答案。

【记者探访】

一个不堪重负的老城

陈先生今年39岁,家住在三营盘,每天早晨乘公交车到位于迎泽公园附近的单位上班。他说,一家人每天6时就得起床,挤上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才能来到上班、上学的地方。要是生病去医院看病,更费事了。再遇上堵车,着急也没用。“什么时候医院、学校、商业区都在家门口就好了,就不必每天再来市中心凑热闹了!”陈先生感叹。正说着,远远看见有3辆103路电车排着队驶过来。一看时间,已经等了半个多小时。

亚里士多德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在很多人的认知中,城市一直是包含着“小家”的“大家”。曾几何时,这座城市里穿行的汽车越来越多,道路显得越来越窄,每个地方都是排着长长的队。堵车、排队、拥挤……成为人们无法逃避的隐痛,成为城市难以治愈的顽症,充斥着城市生活的每一天。

“每个地段都交通拥堵、每个场所都人满为患……这是因为老城承担了过多的功能,造成了‘向心型’的发展模式,致使目前的老城就如同一个背负了太多包袱的人,被压得喘不上气来,更别说迈开大步,快速发展了。”对于老城存在的问题,市城市规划设计院的规划设计师宁静一针见血。她进一步解释说,太原的老城中心,集中了行政、医疗、教育、金融、商业等各种社会资源,所有的人都必须集中到这里,致使整个“心脏”难以承受,因此总“犯病”。

在这些“病症”中,交通拥堵的“病况”最为严重。老城的基础设施薄弱,又缺乏大容量的城市快速通道,致使道路功能不清,使市中心本就“病”得不轻的交通更是“雪上加霜”。“高楼林立、寸土寸金,现有的老城已没有拓展的空间。要想解决一系列的‘城市病’,只能通过建设新城,来疏解老城,为老城‘解压’。”多年研究城市规划的宁静,将这一问题分析得很透彻。

主题旅游:元旦旅游春节旅游清明旅游五一旅游端午旅游中秋旅游国庆旅游十一旅游温泉旅游秋天旅游暑假旅游蜜月旅游漂流旅游购物旅游亲子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