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和江西省的交界处,有一条蜿蜒长达五百五十多公里的“巨龙”,这就是“奇秀甲于东南”的武夷山。但人们经常前往游览的武夷山风景区却没有如此雄伟,它在武夷山的北段、福建省崇安县南部,是一个处于群山环抱之中的东西宽五公里、南北长十四公里,面积约六十平方公里的长条地带。最高峰三仰峰海拔只有717.7米,是一片海拔不高的低山丘陵。
说起武夷山的名称,还有一番来历。相传在唐尧时期,有个名叫彭祖的人率领族人,来到了崇安县的西南部。当时,由于洪水泛滥,到处一片汪洋。彭祖的儿子彭武、彭夷便带领大家开山修河,疏浚洪水。他们挖了一条人工河,终于疏干了洪水。这条河就是今天的九曲溪,他们开河堆石所形成的山,便是今天的武夷山。
传说是美好的,但武夷山的形成却别有一番来历。在距今一亿年前的白垩纪初期,这里曾经是一个内陆湖,周围山上的岩石不断向湖底沉积。到了新第三纪,这里的地壳开始抬升,经过成岩作用,含有氧化铁的矿物,就把砂砾、砂岩凝结成了红色的岩层。地面抬升比较慢的地带,便形成了山涧和谷地,九曲溪亦由此诞生。丹山碧水,掏成了武夷山独特的自然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