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记攻略 -> 港澳台旅游攻略 -> 澳门旅游攻略 -> 澳门旅游必去景点介绍

澳门旅游必去景点介绍

松山

又名东望洋山,位于澳门正中心,是澳门最高的山,海拔90多米,满山树木,苍翠欲滴。因从前松树茂密而名,现时在政府改建下,己成为澳门其中一个优闲胜地。山腰辟有一条环山马路,几座风雨亭点缀其间,林荫夹道,清风徐来,松涛翻动,鸟语花香,极富野趣。绕行一周,可环视全市风光,四时景色随季节而不同,一天之内也有变化,朝阳生辉,在天边升起,极望海际无限,金鸟西坠,晚霞映照,层林尽染,使人萌发夕阳无限好的美意。

山顶有灯塔,名为东望洋灯塔,高高在上,傲视海岸,发射出巨大光柱横空扫射,给夜航者指引着方向。灯塔建于1865年,塔高13米,是远东第一灯塔,原采用火水灯发光,现已改用电灯作光源。灯塔在1874年遭风灾毁坏,曾停止发光,30年后才重放光芒。原来的铜制火水灯早已成了古董,存于灯塔内。登上灯塔所处位置,澳门全景、四周岛屿及大陆山河尽收眼底,好不快哉!它也是澳门的一大标志,已列为澳门的重点保护文物之一。

谭公庙

位于路环十月初五街尾,与中国大陆小横琴岛极接近。该庙建于清同治年间,距今已有百年,是路环香火最盛的庙宇,庙内除供奉谭仙圣外,更加置有一只由鲸骨雕制成的龙舟,是一件已有百年多历史的文物。据说摸过鲸骨会行好运,故普男信女进香后必顺便一摸龙骨。而在庙外一块刻有字的巨形大石,亦为区内一个特色标记。

国父纪念馆

澳门专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设立的纪念馆,座落在文第士街上、环球酒店之侧。

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与澳门有着密切的关系,孙中山先生的出生地翠亨村与澳门昔日同属香山县,距澳门仅有35公里。1892年7月,孙中山从香港西医学院毕业后,9月即到澳门镜湖医院担任义务医师,并创立了中西药局,托迹行医,开展革命活动,而同盟会也曾在澳门设立支部。   

纪念馆是一幢3层高5开间的西式建筑,1918年由孙中山胞兄孙眉斥资兴建,一度是孙中山先生原配夫人卢慕贞的寓所。1930年8月13日澳门兵头花园后方军火贮存库爆炸时,孙府曾被波及,后来得以重建。重建后的孙府面貌、结构与昔日截然不同,典雅庄严,外形优美,外绕以短墙,,左侧辟一个小花园,孙先生生前喜欢在此坐立。如今里面矗立着一尊国父的全身铜像及"天下为公"四个大字,供游人瞻仰。  
 
故居于1958年易名为国父纪念馆。馆内的装修保留原貌,陈设均为孙先生在广州任大元帅时所用的文物家具,及在澳门行医时所用的物品另有一些国父的真迹和生前珍贵照片,包括与革命先烈们的合照。   

国父纪念馆除周二休息外,由每日上午10:00至下午1:00,下午2:30至5:00开放,免费给游人参观。

螺丝山公园

螺丝山公园位於鲍斯高学校对面一个植满茂密树木的山丘,是一所建筑与设计皆独特的公园。公园里筑有两条环绕整座山丘的小径,小径可通往一个地台,在此可一觉中国美丽的风景。公园依山建筑,风景优美,林荫处处。公园最高处建有一座螺丝形的石山,随着石山的螺旋路可直登此石山之顶,在此向下远望,澳门黑沙环区及渔翁街一带景色尽入眼底。螺丝山公园亦是以此座石山而命名。

公园年前曾修葺改建,除保持一向特有的清幽环境外,更增加了不少康乐设施。公园内设有的儿童游乐场,成为小朋友的好去处。螺丝石山前建有一所溜冰场,为爱好活动的青少年,提供一个康乐场所。在公园每角落,皆置有多张乘凉椅,给予游人憩息。其椅子之多,堪称澳门公园之最。

在公园入口处的附近,有一间提供葡式美食的餐厅,设有露天茶座,游人可一边品茗,一边欣赏风景,享受忙里偷闲的乐趣。

妈祖阁

妈祖阁是澳门最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至今已逾五百年,是澳门三大禅院中最古老的一座,坐落于澳门东南方,建于一四八八年,正值明朝。
  
妈祖阁俗称天后庙,相传天后乃福建莆田人,又名娘妈,能预言吉凶,死后常显灵海上,帮助商人及渔民消灾解难,化险为夷,福建人遂与当地居民共同在现址立庙奉祀。
  
四百多年前,葡国人抵达澳门,于庙前对面之海岬登岸,注意到有一间神庙,询问居民当地名称及历史,居民误认为是指庙宇,故此答称“妈阁”,葡人以其音译而成“MACAU”,成为澳门葡文名称的由来。    每年春节和农历3月23日娘妈诞期,即妈祖阁香火最为鼎盛之时。除夕午夜开始,不少善男信女纷纷到来拜神祈福,庙宇内外,一片热闹,而诞期前后,庙前空地会搭盖一大棚作为临时舞台,上演神苏戏。

市政厅

市政厅是澳门最有代表性的建筑,大门就在友谊大马路上。内部十分宁静庄重,给人以与世隔绝的感觉,内墙贴有葡萄牙的蓝白瓷砖,花园内繁花丛生。市政厅极为雄伟,现为澳门特区政府所在地。

市政广场在市政厅的正对面,它是一个欧洲风格的广场,四面有教堂、饭店、咖啡馆,展现着葡萄牙的生活情趣。当地市民喜欢坐在广场周围进食或饮酒以放松自己的神经。每到夏天阳光从广场四周的墙上反射出的粉色特别好看。

参观时间:周一至周六下午1点到7点,免费参观。

玫瑰圣母堂

位於皮梓堂前地。所以玫瑰圣母堂又称皮梓堂、板樟堂或多明我堂,始建於1587年,是天主教的多明我会教士初到澳门时设立的,至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   

教堂於1828年重修,是澳门最典雅最美观最具代表性的巴洛克式教堂。今天壮观的规模,乃源于此。自从1929年经教宗准许后,每年5月13日,澳门天主教徒都参与一年一度的花地玛圣母游行。沿途歌唱圣诗、念祈祷文。队伍缓缓经主教座堂,由南湾大马路上西望洋山,在主教山教堂举行弥撒,最后把圣母像显示给山下市民瞻仰才结束礼仪。皮梓堂供奉花地玛圣母,是葡国人很崇拜的神。堂内存有许多富有奇趣的油画及雕像,尤以耶稣基督像最为着名,从中可窥见古西班牙的宗教艺术特异之处。

圣堂内的天堂布满图案装饰,其中有一皇冠图案,对下便是主坛,大门雕工精细,圣堂内部色彩缤纷,形状不一的彩色玻璃组合而成的图案,予人明快之感,祭坛上有圣母圣婴像,圣堂内则供奉花地玛圣母像,每年五月十叁日的花地玛圣母出游即以此圣堂为起点。教堂通常於下午开放,可先按门铃,然後经旁边闸门进入,再绕过一条长廊便可进入圣堂内部,圣堂後面设有一小博物院,内藏圣保禄大教堂所遗留下来的早期着名雕刻及遗物。

澳门博物馆

澳门博物馆座落于大炮台上,这样的选址再恰当不过了,因为葡萄牙人最早的落脚点就在那里,是城市的心脏。俯看内港的大炮台山被耶稣会士选中,他们在那里兴建了炮台、神学院及教堂,俗称"大三巴"。大炮台的兴建整整用了九年的时间,1617年动工,1626年竣工,1835年,在一次台风中,因失火毁了神学院以及大炮台的大部份建筑和教堂,只有教堂的前壁(俗称牌坊)得以幸免。随着时间的推移,围墙内的地盘变成了气象台的驻地,亦成了市民和游客常到的公园,该地点还经常用来举办户外庆祝活动,澳门音乐节的歌剧节目亦曾在那里演出。

大炮台

位于澳门中部高山地区,是澳门初期最重要的军事重地,与松山炮台、妈阁炮台形成一个军事防护墙,再加上望夏炮台,形成当时能保护葡国商人利益的优势军事地形。相传大炮台下更有秘道可通往松山炮台上,是葡国在澳门当时最后的军事设施。

可能感兴趣的:
澳门旅游
澳门旅游攻略
澳门介绍
澳门最佳旅游季节
澳门景点门票
澳门旅游图片
澳门小贴士
澳门旅游注意事项
澳门特色美食
澳门天气预报
澳门旅游地图

澳门旅游景点MORE

澳门旅游常识MORE

港澳台旅游目的地

主题旅游:元旦旅游春节旅游清明旅游五一旅游端午旅游中秋旅游国庆旅游十一旅游温泉旅游秋天旅游暑假旅游蜜月旅游漂流旅游购物旅游亲子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