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游记攻略 -> 欧洲旅游攻略 -> 西班牙旅游攻略 -> 西班牙巴赛罗纳游记

西班牙巴赛罗纳游记

西班牙巴赛罗纳游记图片车行五小时左右,到达西班牙边境小镇Port Bou 。这时天才麻麻亮,乘客们睡眼惺忪的下车等候换乘。晨风有些寒冽, 人们都聚集在候车室里,其中约一半是向我一样的背包旅行者。候车室里的小卖部乘机大做生意,谁不愿意在此时喝杯热咖啡提神呢。我在车站里转悠了一会儿,最后停在时刻表前研究西班牙的地名,结果却发现我要乘的去巴赛罗纳的车次光有Euro Pass不行,是需要强制定座的,赶快赶到售票窗口补票,已经有不少人在排队了。幸亏有这次偶然的发现,使我及时搭上火车。不少背囊客到上客检票的时间才得知,急匆匆赶回售票处时只能望着长长的队伍大叫“Fucking"。

原以为既然西班牙是西方国家中较不发达的一个,巴赛罗纳大概是类似于罗马一样的老城,充满古迹而市容破败。没想到全想错了。巴赛罗纳的壮丽与现代感比起巴黎来只有过之而无不及。除了刻意保存的老城步行区外,马路都宽阔笔直,两边的建筑一致都五六层高,多为风格明快的文艺复兴式样。街区呈八角形,在街角的一块被切去,把十字路口围成一个小小的四方型广场。巴赛罗纳整个市区的范围和上海内环线差不多大,所有城区都是这样整齐划一。这样的规模肯定需要数十年的时间方能完成,所以可见其规划和建设是多么的不容易。室内的公共交通也非常便利,巴士和地铁的路线标识和巴黎如出一辙,指路清晰易懂。

到了中央火车站,我首先乘地铁来到兰不拉斯(Rambla)大街,找到了位于皇家广场的青年旅馆Kabul。这家旅馆在旅行者中小有名气,和阿姆斯特丹的"Flying pig"和巴黎的"three duck"等属于连锁经营。其特征是气氛热闹,都地处市中心并提供酒吧供年轻人聚会和通宵取乐。 所以这里并不合适喜欢安静的驴友。我选中这里主要是为了它方便的交通条件。

我特意缩短在法国的行程,就是为了能在可能有斗牛表演的周日赶到巴赛罗纳。所以一放下行李我就马上赶到斗牛场(Bull Ring)询问。果然皇天不负有心人,这里刚刚开始售票。毫不犹豫我立刻倾囊所有(钱包里只剩不到40欧元而已)买了一张中等价位的入场券。

西班牙的斗牛当然不容错过。据说海明威在西班牙第一次遭遇斗牛时简直瞢了,作为天才的作家他能感受到斗牛活动中包含了一种近乎奇迹的无畏和激情,但作为“迷茫的一代”的代表人物他又无法理解猥琐的人类怎么可能具备那一种精神。斗牛终于减去了海明威血液中多疑和怯弱的成分,直接或间接地促成了他许多传世作品的问世。如《丧钟为谁而鸣》,《太阳照样升起》等,他最后一部名著《老人与海》中,与鲨鱼搏斗的老人身上也有斗牛士的精神。现在有一些所谓动物保护组织和闲人闹哄哄的呼吁取消斗牛,因为觉得当众杀死公牛取乐太残酷。我想他们是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斗牛。

斗牛在傍晚六点开始。这时夕阳斜照,背光并靠近中心场地的都是高价票。最高将近100欧元。在看台下的过道里,刺牛手在遛马热身,斗牛士和标枪手等都已经身着盛装,在人群中和亲朋好友说话,接收鼓励和叮咛。这时你可以挤过去近距离拍一张照片。六点整,乐队奏乐,3 位斗牛士和各自的助手走近场内,接受看台上观众的捧场和记者的拍照。随后工人盘整地面,记者和工作人员退场,斗牛正式开始。

每场斗牛共有六条公牛,每位斗牛士各斗两条。一般体力壮,性情凶的牛被安排在后,使场面越来越精彩刺激。一开始公牛蛮劲十足,蹄翻泥浪地在场地里四面奔跑,寻找敌手。斗牛士的助手们则在场边大声吆喝,双手拿着斗篷逗弄公牛,在公牛跑近时躲在栅栏后。经过几番扑空后公牛体力下降,多半会不知所措的停在场地中央。这时刺牛手骑着浑身盖甲的高头大马出场,手挺长矛对着公牛颈项狠刺。我看到这场景往往大笑不已,因为刺牛手和马经常被公牛折腾的狼狈不堪,最初在马肚子上的一撞几乎使他们人仰马翻。而且马眼睛还被黑布罩着,否则它是否敢朝着公牛走去可大是问题。公牛被疼痛激发的蛮劲发作,死顶着马肚子不肯后退,刺牛手虽然大都身魁体重,但却在牛的攻击下在马背上东倒西歪,摇摇欲坠,需要其他助手的帮助才能把牛引开解围。然后出场的是标枪手,他们双手各持一根短标枪,高举着对着牛大声喊叫,在牛冲过来时在牛头前横向跑动,两者擦身而过时眼明手快地将标枪刺入牛的颈项处。标枪尖端有倒钩,在刺入后不会掉下。这样三个刺牛手要扎六根标枪,使牛血流满背。牛遭受两次重创后锐气大挫,此时正式斗牛士方才出场。他身穿描金绣银的华服,但光着头,和戴三角帽的标枪手和阔边帽的刺牛手区别明显。斗牛士一手持剑,一手拿着较小的单手斗篷,开始与牛共跳死亡之舞。他们一般是在牛的侧前方选好位置站定,先将斗篷和剑藏在身后,双腿笔直的插在地面,挺直身腰慢慢的双腿交替移动,以小碎步靠近公牛,在距离适当时停住,左手背后,右手缓慢的从身后移出斗篷,展开在牛头的前方,同时低头盯着牛的额头部位,嘴里一下接一下地发出“嗨!嗨!”的叫声。公牛受到挑逗,憋足了劲死命朝斗篷冲过来。当然斗篷后空无一物,牛的气力全是白耗的。在公牛擦身而过时,斗牛士有时把斗篷向上一掀,引的牛在斗篷下向上一跳。更多的时候则逆着牛的来势姿势优美地反身一转,右手带着斗篷从牛背上拂过。同时退开几步,再次把斗篷放在牛面前逗引,使牛再冲一次。每一次躲闪如果姿势优美精彩,观众就会发出“奥雷!”的欢呼声,一次比一次高昂,直到达到高潮。这样经过几次逗弄,公牛累的精疲力竭,同时又不知为何每次都是扑空,喘着粗气不知所措的立定不动。斗牛士则头一昂骄傲地走开,接收观众的掌声和致意。这一阵吵闹声更把牛弄的摸不着头脑,瞪着眼茫然的四下张望,丝毫不知死期就快到了。

最后的的戏目就要上演了。斗牛士换过另一把剑,这剑的剑刃很长,剑尖部分约三寸长的地方向剑背一边约弯曲15度,使斗牛士持剑刺向牛背时更加顺手。只见斗牛士在牛正前方约三米处站定,把斗篷交到左手,右手持剑平举至下颚,然后略向下倾斜,对准牛颈项的当中。。。斗牛士聚精会神地顺着剑峰盯着牛,等待发出最后致命的一击。。。公牛即将启动的零点几秒的刹那间,斗牛士一个前扑将长剑末柄插入牛的肩膀当中,直入胸腔。如果这一击正好刺穿心脏,公牛就会在三秒钟内颓然倒地死去。如果差了少许,公牛的临界时刻就更痛苦:只见它四肢蹒跚的挣扎着不肯倒下,耷拉着蜡白的舌头,鲜血象溪流一样从嘴里淌向地面。几分钟后终于轰然倒地。斗牛士如果一次就能把牛杀死,可以获得牛耳的奖励。如果前面也斗的精彩,还可以加上一条牛尾。这时全场观众起立,挥舞着白手绢向绕场一周的斗牛士欢呼致敬,场面非常热烈。我看的那场斗牛会中就有一位斗牛士受此殊荣,两头牛都是一击毙命。他在绕场答谢时有不少观众将鲜花和手帕抛给他,由跟在后面的助手拾起。如果一次没能把长剑插到底,斗牛士会在助手的帮助下用带钩的剑将剑取回。如果三次以上都没成功,观众就要发出嘘声了。传说如果三次未成功的话斗牛士就会被永远取消斗牛资格,而公牛会被终身供养。但可能现在老规矩已经坏了。因为我看到另一位很年轻的斗牛士在第四次才把牛杀死,他当然就没有前一位风光了。在退场时他自己也一脸沮丧,我看到在退场后的通道里有一位穿西装的高大青年迎上去不住安慰,好象是斗牛士的哥哥。

被杀死的牛由三驾马车拖出场地,立马就在场外的屠房里切割后卖掉。这是坐在我身边的一位美国小伙子发现的。他告诉我后我也急忙赶去。

说起对斗牛的感受,我个人觉得的确实与名符。虽然人有着利剑标枪等武器,又懂得利用牛的弱点。但面对三五百公斤的庞然大物还是需要超人的勇气和胆识。特别是斗牛士并不是只把牛杀死完事,他要以精湛的技艺和精彩的过程展示这一门艺术以赢得观众的喝采。比如有一个斗牛士竟然在牛刚进场时双腿跪地的用斗篷戏弄公牛。在以前斗牛士很少有不是死在斗牛场上的。作为首次的观众,我在看到斗牛士和着乐声慢慢的向公牛靠近时,还有一次次巧妙的闪过牛角时,心里确实有类似海明威的感受。终于也随着全场观众齐声高呼:“奥雷!”。

看完斗牛的当晚,我又领略到一系列极具西班牙的风格的街头艺术表演。从每周末的的傍晚开始直到10:30,整条兰不拉斯(Rambla)大街都布满了露天献艺者。当晚给我影响最深的是一个男子跳的“佛拉明戈”。他身材精壮挺拔,高1米85左右,浑身没有一丝赘肉。舞池是地上一块厚三寸,两米见方的实木木板,唯一的伴奏除了旁边一位同伴的皮鼓外,就是自己手掌击出的节奏。可“佛拉明戈”那拉丁式的热情奔放和如痴如醉教我怎么描写好呢,真是深感自己语言的乏味无力。我怎么描写那仿佛带有魔力的双脚踢踏出的连珠般的节奏,我又怎么描写那直直的摄人心魄的眼神,还有那突然爆发的犹如急风暴雨的一阵狂舞。我只能说,在鼓声“划然而止”时,舞者上身的一件衬衫已经完全湿透,他的脸色也如同大病一场后虚脱了一般。我影响其次深的是两个小伙子的吉它二重奏,同样热烈而激动人心。在弹到高潮时主吉它手完全致神于音乐之中,脸色因极度亢奋而变得灰白,双目半开半闭,对周围的一切已丝毫感知不到。这样的旋律简直就是人生的一首战歌。我想这一段舞蹈和吉它会长时间的回旋在我的脑海中不易忘怀。

我觉得街头表演已成为欧洲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表演者把快乐,活力,美感乃至激情和激励带给行色匆匆的过路人,虽然他们自己往往承受着比后者更多的生活压力。国内的大城市里坐地讨钱的只有肮里肮脏的乞丐,真是城市的一颗毒瘤。什么时候上海北京的街头也能出现为人接受的健康向上的街头艺术家,中国的城市才算真正与世界接轨。

可别忘了巴赛罗纳是92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城市。在东南郊蒙特伊克山丘(Montjuich)上的奥林匹克公园不可不去,这座山丘起伏甚缓,就在海岸旁边。站在山丘顶上一面可以俯望巴赛罗纳市内,一面可以遥望飞机场中飞机频繁起降。山丘顶上还有一个城堡,墙垛处有一撙撙威风凛凛的大炮,可不是电影<<鸦片战争>>里的那种小铜炮,每一樽可都象一座钢铁堡垒,有四五米高。山顶是整个山丘的最佳观景处,相比之下半山腰的体育场等倒没什么特色。登山可以乘缆车上去,但我更愿意步行,因为上山途中漫步在错落有致的花园中也颇有兴味。

巴赛罗纳另一个不容错过的看点是高迪设计的许多别具一格的建筑。高迪是西班牙著名的天才建筑家,死于上一世纪初。他设计的建筑大多异想天开而又极具趣味,有一种人性复苏并亲近自然的韵味,非常独特。我一开始也想象不出到底是什么样的房子能有这么大的名气,直到亲眼看到才不由感叹那独一无二的魅力。高迪的作品在巴赛罗纳共有八九处,我看后觉的最有代表性的是以下几处:
1。 圣家堂 (St. Familie) 在市中心偏东,斗牛场北部。是一座历经近百年尚未完工的教堂。它和一般的教堂建筑样式大相径庭,哥特式的穹顶边缘是弧线的,十字架上的耶酥和圣徒们好象卡通人物,外墙的颜色也五彩斑斓。最有趣的是高迪把数座钟楼的尖顶切开,在里面放上鲜艳的水果雕塑。最吸引人目光的是教堂正背两面的大型组雕,名为“复活立面”。在远处长时间注视着这座教堂,真使人有“看呐!这就是答案!”的感觉。说起圣家堂为何至今尚未建成的原因,有人说因为高迪半途英逝,后人完成这件半成品的难度就象续写红楼梦一样; 有人则说市政当局是故意延期完工,以这个卖点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不管怎样,圣家堂确实是独一无二的。游客们现在可以购票进入施工现场参观。在圣家堂前还有高迪在巴赛罗纳所有的建筑的分布图可以索取。

2。 奎尔公园(Park Q'uell) 在市郊北部的高地上,绿荫中掩映着高迪的不少佳作。有赭黄色石块砌成的阴凉走廊,加以棕榈植物的点缀,好象南美丛林中食人部落的祭坛;有蘑菇型的小房子,让人感觉好象进了童话世界;还有呈波浪型围成一圈的长椅,用彩色马赛克镶嵌的变色龙和鳄鱼蠢蠢欲动地趴在脚下,真是谐趣横生。这个公园真让我流连往返,唯一可惜的是觉的园内高迪的作品还嫌太少,我就象头一次吸大麻的人一样恨不得整座公园内全是类似的虚幻世界,能一下过足瘾。在公园的入口处还有介绍高迪生平的博物馆。

3。 巴由宫(Casa Batllo 〕 在格拉西亚大道43号靠近Arago路口铁站(Passeig de Gracia)出口,离市中心卡特隆尼亚广场不远。巴由宫的造型让人感觉像是卢卡斯电影"星球大战"中的场景;里面住的可能是黑暗帝国的骷甲战士,阳台是他们的胄甲面具,穿着彩色玻璃磁砖的护甲,二楼的大形窗囗像生气的骷颅士兵,张大嘴巴抽起丝丝囗水,屋顶趴着的巨型蜥蜴好象在不断的鼓动身躯,让鳞片在阳光下耀武扬威着。这里现在被用作现代艺术品展示馆。离巴由宫不远还有一处高迪作品不妨一块欣赏: 米拉宫(Casa Mila), 在格拉西亚大道(右手边)92号。这楝房子没有一处平面和直角,所有外表面都是波浪型,连一条相交线也没有。它是高迪崇尚自然主义的极致创作,高迪运用圆弧的曲线融合在建筑当中,天神所创造自然的法则是人类无法抗拒的力量,曲线是动力无限延伸,打破实用观的建筑束缚。米拉公寓的一楼是高迪纪念品店和售票处,顶楼则是高迪作品的展览馆,现代化的陈列空间,天花板是类似哥德式肋拱,辅助多媒体电脑、幻灯片、建筑模型解说高迪的系列建筑钜作。别忘了到高低起伏的顶楼和士兵造型的烟囱留影,这里也可以看到圣家堂。

巴赛罗纳老城区(又称哥德区)里的大教堂是另一处领略西班牙风情的地点,因为每逢周末的晚上,当地人会在教堂前的广场上跳加泰隆尼亚民族舞蹈━「Sardana」。大教堂的内部也颇值得参观,在大厅中被圣职者座椅包围的 大理石雕像是巴塞隆纳的守护神圣女尤拉莉亚。除主礼拜堂外,在四壁上还有大约23个大小一致的小礼拜堂(我曾特意数过,好笑的是现在却记不大清了,隐约记得应该是23个〕,只能隔着铁门观赏里面的神龛等艺术品。这里各式的创作形式是我所看到教堂中最全的,湿壁画,木绘,大理石彩绘,珐琅画,帆布油画,镶嵌画等等都无所不包。在老城区的小巷里穿行也别有风味,城墙根或拱门下时常可见街头艺人的身影。我在这里还真碰见了两个弹吉它的北京哥们,他们原先在巴黎,由于不好混辗转来到巴赛罗纳。在这有时运气好,如碰到老年人的旅行团一天可以赚个六七十欧元的。

巴赛罗纳的海边大道风景亦相当不错,这里还新修了一个数千平米的人工浮岛,上面是大型商场和电影院,游乐场所等。在兰不拉斯(Rambla)大街与海滨大道交汇处有哥伦布的纪念碑,哥伦布塑像在耸立的圆柱上, 由八只威猛的铜铸雄狮围绕。兰不拉斯(Rambla)大街的另一头是巴赛罗纳的中心点卡特隆尼亚广场, 有成群的鸽子围着大型喷泉飞舞。据说游人如果喝了喷泉里的水就能实现重返巴赛罗纳的愿望。我想,不管相不相信这种说法,到过巴赛罗纳的游客恐怕没有不想重游故地的。

也许是巴赛罗纳实在太吸引人了,我在离开时差点就误了飞机。这又是语言不通引起的沟通问题,我被引导上了方向正确但终点站不同的地铁。当然也怪我自己把时间算的太紧,利用最后的几分钟还在兰不拉斯大街和卡特隆尼亚广场上流连忘返。总之在我赶到登机柜台时,离起飞时间只有二十分钟了。还好是有惊无险,否则我的廉价机票签转的话还相当麻烦呢。这样我就结束了10天的休假重回北欧去苦捱那该死的培训生活。
可能感兴趣的:
西班牙旅游
西班牙旅游攻略
西班牙介绍
西班牙最佳旅游季节
西班牙旅游图片
西班牙个人旅游签证(上海陪签)
西班牙旅游注意事项
西班牙旅游购物攻略
西班牙天气预报
西班牙旅游地图
西班牙火节
西班牙圣周
西班牙奔牛节

西班牙旅游景点MORE

西班牙旅游常识MORE

欧洲旅游目的地

主题旅游:元旦旅游春节旅游清明旅游五一旅游端午旅游中秋旅游国庆旅游十一旅游温泉旅游秋天旅游暑假旅游蜜月旅游漂流旅游购物旅游亲子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