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资讯 -> 湖北 -> 武汉 -> 武汉东湖风景区五年规划获批“景中村”全部外迁

武汉东湖风景区五年规划获批“景中村”全部外迁

“将东湖打造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风景区!”昨日,武汉东湖风景区未来五年发展规划正式获国务院批准,在原有景区的基础上将新增三大景区,东湖环湖路也将在近两年变成“慢行”绿色通道,“景中村”将全部外迁。

推出“城湖共生”理念

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水域面积33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旅游局评定的首批4A级旅游景区。东湖风景区自然资源丰富,水域宽阔,烟波浩淼,山水相映,景色宜人。

“老版东湖规划是1995年编制实行的,现在东湖的管辖范围和区位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老规划已经不再具备指导意义了。”东湖景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老版《规划》中明确东湖规划面积为73.24平方公里,但实际管辖面积仅有34.41平方公里,规划范围与管辖范围不一致,给景区的保护、建设和管理带来了很多困难和问题。

据了解,新规划编写从前期调研、概念规划、专家论证到最后上报国务院审批,整整历时5年,其中,在概念规划环节,来自德、英等国的知名设计师亲自操刀,经过多轮论证评选,对东湖湖泊游赏的提升策略、景观建筑风格提出了“城湖共生”的理念。

此次规划结合了东湖的山水资源特色,按照“城湖共生”的理念,在老版规划的基础上增加了东湖“休闲度假”的功能,“这样才能更对游客的口味。”该负责人解释。

8大景区各具特色

随着东湖风景区区位的变化、经济的发展、市民消费水平以及消费支出结构的变化,消费需求也在转型升级,游客对目的地和旅游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旅游市场加速向一地深度游发展,从过去“走马观花”简单观赏游模式逐步向娱乐性、参与性和艺术性较强的休闲游模式转变,返璞归真、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等休闲度假游逐步成为旅游的主要目的。

规划在原有的听涛、磨山、落雁、白马、吹笛5大景区基础上,东湖将新增渔光、后湖和喻家山三个景区。

结合景区资源特色,对景区划分及特色定位进行了适当调整,将东湖风景名胜区划分为八大景区,分别为:

听涛景区:规划面积13.30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水上观光、水上运动、文化活动。

渔光景区:规划面积3.24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水上休闲、艺术展演、旅游接待。

白马景区:规划面积9.72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休闲度假、会议会展。

落雁景区:规划面积8.16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田园观光、特色乡村度假。

后湖景区:规划面积6.33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湿地公园观光。

吹笛景区:规划面积6.79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青少年运动、素质拓展。

磨山景区:规划面积6.28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历史文化游览、特色植物观赏。

喻家山景区:规划面积8.04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园艺博览。

“此次规划主要是将一些过度城市化、景观资源贫乏的区域调整出东湖区划,8个景区各主打一张牌,突出特色。”

东湖景区管委会副主任金国发介绍,调整后的东湖规划面积为61.86平方公里,水域面积依然保持33平方公里不变。

开建10公里东湖隧道

规划将修建第二条湖底隧道,这条隧道将穿越东湖,且长达10公里,是水果湖隧道的6倍,建成后将是国内最长的湖底隧道。

该隧道起于梨园医院,与二环线水东段相接,止于鲁磨路,直通东湖开发区,其中6公里在东湖水面下,拟定位为城市主干道。计划明年开工,工期初定为4年。

环湖路变成慢行通道

隧道建成后,东湖环湖路将被改造成以步行和自行车通行为主的“慢行”通道,直接连接磨山景区、马鞍山森林公园和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等景区。

“景中村”将全部外迁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规划还将东湖的景区资源由原来的“统一保护”变成“有选择地保护”,在发挥东湖的生态效益、文化效益的同时,将其打造成市民娱乐、观光、度假的休闲胜地。

“今年,将把整个东湖景区按照风景资源的价值大小划分为三类。”金国发介绍说,其中,一级保护区内除了必需的步行游赏道路和相关设施外,将严禁一切与风景无关的工程建设,不得安排旅宿床位,禁止汽车进入。

据了解,东湖景区内现共有10个村场,人口1.5万人,由于人口密度大、建筑密度高、不但造成景区风貌、设施破坏严重,而且景中村、违法建筑、商贩林立,大大降低了景区的品位。

“接下来,将对景区内所有具备外迁条件的村庄进行外迁,不具备外迁条件的‘景中村’实行集中居住,同时,规范景区内导游、商铺和游船的经营秩序,让游客玩得舒心、放心。”金国发告诉记者。

主题旅游:元旦旅游春节旅游清明旅游五一旅游端午旅游中秋旅游国庆旅游十一旅游温泉旅游秋天旅游暑假旅游蜜月旅游漂流旅游购物旅游亲子旅游